市政协七届一次会议《关于促进我市“老字号”创新发展的提案》(第20220118号)的答复
董宇委员:
为办好市政协《关于促进我市“老字号”创新发展的提案》,市工信局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克服外部环境不利因素影响,促进我市“老字号”创新发展,推动数字化赋能、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确保“老字号”整体高位运行,向好因素不断集聚、新旧动能转换不断加速,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和韧性。具体报告如下。
一、制定方案,不断推进提案办理
一是高度重视,认真研究落实措施。市工信局高度重视市政协《关于促进我市“老字号”创新发展的建议》,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分管领导牵头推进,对提案的内容、方法、措施、时限等进行了具体安排,逐项研究任务、层层分解、细化、量化到相关单位,对办理时限和要求进行了调度,确保每一个环节都有序推进。
二是设立量化目标、成立领导小组,为确保提案成效,我局设立了量化目标:组织企业申报“辽宁优品”“辽宁老字号”,引导企业争取品牌价值500强、民营企业500强、中国质量奖、省长质量奖。深度挖掘老品牌文化,讲好老品牌故事。发展工业旅游、百年老店等特色品牌,创建服务业“百强企业”品牌,振兴装备、原材料、轻纺等5个以上工业老品牌。
三是上下联动、部门互动,构建完善的联动体系。市工信局始终把加强与各承办单位及政协的沟通联系作为提高办理质量的关键,在提案办理过程中,积极协调市直部门和各地区,每月现场调度一次“老字号”情况,每周收集“老字号”推进情况,协调解决相关问题,推动产业发展。
四是调研督导,推动了提案内容落实。在提案办理过程中,市工信局多次分赴兴城市、建昌县、龙港区等地开展调研“老字号”摸底、督导推进和帮扶活动,及时发现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积极解决遇到的问题,推动提案顺利办理。
二、目前取得的主要成果
近日,辽宁省品牌价值评价结果信息正式发布,这是辽宁省于2016年首次开展企业品牌价值评价、2017年首次开展区域品牌价值评价以来,辽宁省品牌建设促进会再次发布。辽宁省品牌价值评价工作,聚焦全省重点产业和重点产品,包括能源化工、机械设备制造、冶金有色、食品加工制造、建筑建材、纺织服装鞋帽、农业、医药健康产业、轻工、汽车及配件产业及区域品牌、地理标志产品和老字号品牌。这次申报价值评价的品牌数量达272个,我市16个“老字号”品牌上榜。
三、我市主要“老字号”产业推进情况
我市“老字号”主要集中在泳装、医药、畜禽加工、水产品、蔬菜深加工、食用油、酿酒、食用醋、果品、饲料等10个产业。
1、泳装产业。我市泳装产业经40年发展,已由家庭作坊式生产加工发展为特色产业集群,具有生产规模大、同类企业多、集聚程度高等突出特点。近年来,葫芦岛泳装由单一泳装产品生产加工,逐步向产业链条方向拓展发展。泳装配件、瑜伽服、健身服等系列产品应运而生。上游具备聚氨酯产业资源,拥有一定数量的氨纶、锦纶、经编、染整等企业。中游拥有大量生产加工及配套关联企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5家、面料及辅料生产企业100多家。配套企业有顺兴针织、永成毛皮、宏兴制衣等,服务平台有斯达威泳装超级产业园、英华集团小城品牌园等。下游依托域内外电商企业,大力开拓国内国际两个销售市场,线上网店近4万家,国内泳装电商销售80%出货量在兴城,对国内外知名互联网平台实现销售全覆盖。
2、水产品产业。我市水深在15米等深线以内的水域面积2101.65平方公里,海岸线长度261公里,为发展水产品产业提供了重要资源条件。上游包括淡水养殖、海水养殖、海洋捕捞等行业。我市是全国重点多宝鱼养殖基地、第三大海参产区。主要企业有兴城市大润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等。中游包括海鲜水饺、生鲜水产品、速冻水产品、海产品精深加工等行业。主要企业有春贺食品有限公司、海源水产品有限公司、菊花女饺子等。下游产品销售遍及国内10多个省区市和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致力打造“渔港基地、养殖基地+配套加工企业+农户”的产加销一体化发展模式。
3、水果深加工产业。我市水果深加工企业主要分布在兴城、绥中、建昌等地区,大力挖掘特色优势、加强原料供给、筛选专用品种、推进综合利用,提升全果利用水平。上游为水果种植和水果原料供给。企业与农户签订合同,建立种植基地,提高优质果品产出比重,保证原料供应。重点水果深加工原料有建昌山楂和蓝莓、绥中白梨和苹果、兴城杏等。中游为水果深加工企业。重点企业有白云食品有限公司、方迪食品有限公司、康顺食品有限公司、弘发食品有限公司、万德食品有限公司等。下游为零售渠道。主要有商场、超市、便利店、餐饮服务店、电商平台等。
4、防疫物资产业.我市现有资质证照齐全、产能有保障防疫物资生产企业11家,其中凯森蒙、海思科、合众、众康、海洲等企业列入国家级重点调度平台;凯森蒙、众康、海洲、舒康、弘发等5家企业获得二类医疗器械许可证,已完成证件延续。上游主要为原材料供应。有熔喷布生产企业海洲、宇康,无纺布生产企业合众,次氯酸钠原液生产企业航锦科技。中游主要为生产加工。有防护类生产企业凯森蒙、众康、海洲、舒康、弘发,消杀类生产企业爱洁、神箭神舟,药品类生产企业海思科,疫苗类生产企业茂康源。下游主要为销售。包括政府采购、企业采购、药房销售等。
5、畜禽加工产业.我市畜禽加工业以猪、肉食鸡为主要原料,已形成一定规模。上游主要是农业中的养殖业、饲料加工业。主要企业有宏伟禽业、九股河食品、九股河饲料、禾丰饲料等。企业通过与农户签订养殖协议,公司收购养殖产品等形式,发展“公司+基地+农户”模式。中游主要为屠宰加工、肉制品加工等。主要企业有金泓来食品、九股河食品、宏伟禽业等。其中葫芦岛金泓来食品有限公司生猪屠宰年产值可达10亿元。下游主要是一些零售企业和销售渠道。
6、饲料产业.我市饲料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兴城、绥中、连山、南票等地区。产品销售覆盖辽、吉、冀等省区市。上游主要包含畜、禽、水产用复合预混合饲料、生物发酵饲料原料及微生物饲料添加剂、鸭油和鸭油渣为主的饲料添加剂等生产加工。重点企业有辽宁亚禾营养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辽宁菲迪饲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辽宁华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葫芦岛市东发牧业有限公司等。中游主要包括浓缩饲料、全价料、猪饲料、肉禽饲料、反刍饲料等多个种类的生产加工。重点企业有葫芦岛九股河饲料有限公司、兴城禾丰饲料有限公司、绥中宏伟饲料有限公司、葫芦岛红忠牧业有限公司等。下游主要是作为鸡鸭猪牛等畜禽养殖及淡水动物、水产动物养殖饲料,以及相关销售网络。
7、酿酒产业.我市酿酒行业以白酒、啤酒生产为主。上游主要是酿酒原料的种植生产。中游主要依托九江酒业、忠华酒业、格兰登堡啤酒等企业,发展本地酿酒业。九门口酒获评全国优质白酒知名信誉品牌、辽宁名酒、辽宁名牌产品等殊荣,注册商标“九门口”多次被评为葫芦岛市著名商标、辽宁省著名商标。格兰登堡啤酒酿造公司引进德国精酿啤酒酿造先进技术,与德国厂家实现技术共享;与武汉中德啤酒学院合作,获得两项专利。下游主要通过商场、超市、烟酒专卖店、餐饮企业、电商途径等进行销售。目前,销售网络覆盖多个省区市。九江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建造九门口酒庄,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享有“关外第一酒坊”美誉,初步形成旅游带动酿酒文化传播、酿酒文化传播促进行业发展的良好态势。
8、食用醋产业.我市高桥陈醋已有600多年发展历史,“色泽棕褐、浓郁清香、酸甜可口、久存不变质”,是东北地区具有独特风味和品牌价值的调味佳品。高桥陈醋是中国四大名醋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商务部首批中华老字号。上游主要包括高粱、稻米、玉米、谷糠等原材料种植、生产和加工。中游主要包括各个类型的食醋加工生产。主要企业有高桥陈醋厂、高桥红粮陈醋厂等。下游主要包括商场、超市、餐饮店、便利店、电商等销售渠道以及消费者终端。同时,高桥陈醋以醋铺为龙头,发扬古发酵传统文化,打造集旅游、体验、休闲、购物、餐饮、娱乐于一体的全新消费理念特色园区。
9、食用油产业.我市花生种植面积80万亩,年产量20万吨,年产值14亿元。兴城红崖子镇为我国东北地区重要花生集散地,2017年被辽宁省评为“辽宁特产花生之乡”。上游依托花生种植生产。红崖子花生以突出优点驰名中外。主要企业有辽宁红崖子农业集团、辽宁正业花生有限公司等。中游依托葫芦岛工大迪安科技有限公司“红崖子冷榨花生油”农副产品精深加工项目,建设一条日处理花生120吨的冷榨花生油生产线,投资6300万元,年处理花生6万吨,年产冷榨花生油2.58万吨、花生蛋白粉3.36万吨。下游依托红崖子花生物流园仓储、物流、信息等基础设施,通过电商平台,建立上接花生生产基地、下连零售终端的流通主导型产业链条,形成集价格公布、交易展示、贮藏运输、信息商务、管理检测等于一体的东北最大的花生物流商贸集散地中心,切实解决花生“卖难”“买贵”和质量安全问题,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就业增收。
10、蔬菜深加工产业.我市蔬菜深加工企业分布在兴城、建昌、南票等地区,主要进行蔬菜、菌类采后处理、保鲜贮运和鲜切蔬菜生产等产地初加工,同步开发蔬菜高效腌制、干制等加工新技术,发展休闲蔬菜食品、菌类食品、腌制蔬菜等深加工业。上游原料来自蔬菜种植业。加工企业与农户等签订合同,指导农户等按质量要求和规范进行种植,建立生产基地,保证原料供应。中游以蔬菜加工企业连接产业链上下游。主要有农函大玄宇食用菌野驯繁育有限公司的菌类深加工,兴岛蔬菜加工有限公司的油炒洋葱泥、油炒大蒜泥深加工,辽宁润泽农业有限公司的腌制蔬菜等企业和产品。下游以批发商、超市、外贸公司等为依托,发展流通、销售网络。
通过政协提案办理,有力推动了“老字号”的发展,下一步,我们进一步增强政协提案办理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推动提案办理工作再上新台阶,确保办理工作取得实效。
葫芦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2年7月4日